为更好地贯彻实施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紧密衔接,加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骨干的通力合作,将企业关键技术需求转化为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方向和重大攻关项目,因地制宜培育遴选青海高等研究院的科研项目,同时为拓展校企产学研实践基地,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专业教师一行9人,对德令哈市部分企业的运营现状、技术研发能力以及产学研合作潜力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研。
调研青海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青海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风光资源开发建设、设备组装、销售、研发、风光电场建设及运行、维护服务等,在企业工程师的引导下,调研组参观了风电机头组装车间,详细观察了组装线的运作情况,并与技术人员就产品的研发、安装和后期维护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风电机组中问题频发小器件的设计改进与企业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调研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海西公司,开展深度座谈交流。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海西公司是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青海省的重要分支机构,主要负责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及周边地区的电力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企业负责人带领调研组参观了光伏发电及电解制氢控制中心,观察了光伏板和制氢系统的布局和运作情况。随后,调研组与企业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进行了交流座谈,围绕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难点、市场需求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就储氢技术开发及应用、联合人才培养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调研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开辟镁系产品开发利用新途径。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是青海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盐湖提镁和化工镁产品加工业务,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生产规模达到到15万吨以上的盐湖镁资源开发企业。为拓展延伸盐湖镁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提升镁系产品的附加值,公司建设完成镁基插层结构功能材料的产业化项目,将盐湖提钾后的水氯镁石“变废为宝”,为青海盐湖镁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奠定了产业化基础,开辟了盐湖镁系产品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新途径。
调研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力破壁垒。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人员专业覆盖热能、自动化、机械、化工、材料、项目管理等专业领域,覆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涉及的所有技术领域。在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调研组参观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项目采用企业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实现了电站关键装备的全国产化设计及制造。随后通过与技术人员深度交流,调研组了解到当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仍面临两个主要技术壁垒:一是塔顶吸热材料在冬季不同方向上容易受热不均,导致内应力的产生,进而容易发生破裂;二是目前用于热交换的熔盐可加热温度范围较小,这限制了热交换效率的提升,针对这两个问题,企业表达了合作的意愿,期望能够共同研发新型塔顶吸热材料,研发具有更宽加热温度范围的熔盐,以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
调研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深入合作解难题。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是中国广核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为中国广核集团在青海省内光热项目、光热多能互补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作为国内太阳能热发电行业的领军者,德令哈公司依托国家能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中心,承担着光热发电技术的转化和研发任务,打造国内光热熔盐储能发电技术领域的风向标。通过调研发现,槽式导热油聚光集热技术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相比各有优缺点,槽式导热油聚光集热技术最突出的问题是镜面难以清洗,企业迫切期待能够研发一种高效的镜面清理技术或者机器人来解决当前困境,并希望通过和学院教师合作来攻克这一难题。此外,调研组教师发现高温导热油在长期高压作用下会对输油管道产生腐蚀,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展开科学研究,开发性能更优的耐高温耐蚀输油管道材料。
调研青海南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降本提质增效益。青海南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3月成立了硅基材料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公司生产技术支持、工艺体系管理、研发项目管理、成果鉴定及专利管理、产品质量检测及控制等工作。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调研组先后参观了硅基材料研发中心和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为其科技研发平台和数字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所震撼。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企业希望能够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充分利用青海省内的硅矿资源,通过提纯技术获得高纯度的硅材料,降低原材料成本,以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原材料问题。
调研青海赣锋锂业有限公司,产学研良性互动。青海赣锋锂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在德令哈实施的7000吨金属锂加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金属锂冶炼和氯化锂提取技术,实现了金属锂最低能耗冶炼和氯化锂高质量提取。在企业负责人的介绍下,调研组在生产中央控制室详细观察了生产线的运作情况,并与技术人员就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交流。在随后的座谈中,双方围绕当前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市场需求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针对锂铸锭从人工脱模向自动化脱模方式的可行性,双方交换了各自的意见。此外,企业领导还提到,鉴于青海省丰富的镁资源和铝资源,公司正计划建立一个专门的冶炼研究中心,旨在直接将锂产品加工为镁合金或铝合金材料,对此,调研组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并提议共同开展研发工作,同时提出将该研究中心设立于青海理工学院中,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高校科研-企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模式。
本次调研的7家企业均为德令哈市代表性企业,在各自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和成熟的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业务技术水平方面,涵盖了新能源开发、高新技术材料生产、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部分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发展战略上,企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优势,制定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策略和市场拓展计划,不仅深耕国内市场,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从而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双方需求的精准对接,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和新路径,与企业共谋产教融合新局面,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